终曲 2018
尺寸可变
双频4K黑白有声录像,热升华转印旗帜,暖光,镀锌平凹结构 / 木制潘罗斯阶梯
图2 展览现场:讲故事的故事,三一广场媒体艺术中心,多伦多,加拿大,2018。 图源:Toni Hafkenscheid
图3 展览现场:填充克莱因瓶 (x) { (策展人:关浩恩),瓦利美术馆,万锦市,加拿大,2020。 图源:Toni Hafkenscheid
光柵板印刷物 ⤻
《终曲》是乐章结束的段落,而标志着“景观”系列的开始。
第一频录像聚焦于前甲板与船旗号。船旗上与航海有关的词语不断地变换,宣布着各种可能的目的地。第二频的视角是一艘行驶中的船尾,放眼望去是起伏的水浪、无边的海洋和地平线。
装置中的四个楼梯是碎片化的潘罗斯阶梯。潘罗斯阶梯是一个几何学悖论,始终向上或向下但却无限循环,即违反欧几里得几何规则的空间模型。潘罗斯阶梯上升与下降的错觉与游轮上的内置楼梯类似,它们看起来一模一样并有意制造一种迷失方向与禁锢感。就像在商场里一样,这些建筑决策旨在迷宫式的迂回曲折,以鼓励人们不断寻找娱乐和刺激消费。拆解潘罗斯阶梯,将难以理解的几何图形去神秘化,象征性地破坏了游轮以利润为导向的设计意图。
背景中悬挂于空的是一面印有电脑生成的地平线图像的旗帜。温暖的光线穿透地平线和闪闪发光的织物表面或海洋,创造了一个虚幻的谜题 — 在这片模拟的天空中,太阳可以被认为是真实的或虚假的,上升或下降,与或介于两者之间。
这艘船在虚拟时空模拟的未知水域中航行,构成了一种永恒的趋势,离开过去,走向不确定的未来。
每一个身体都是每一个原子都是每一个网络都是每一个波浪 2019
通过一个网络摄像头,这个互动装置反映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元空间,将起伏的地图格与观众运动的轮廓和周围建筑空间交融在一起。当移动的图像被投射到自由悬挂的镜面卷轴上,现在和过去就此倾陷。身体数据的物理反射使空间充满了瞬息万变的光影。这些意象唤起了受行星尺度计算力所殖民的网络化世界,也唤起了意识与自我的无常流动。
时长尺寸可变
动态互动装置(摄像头/Kinect,软件系统,镜面薄膜卷轴)
图5 展览现场:所有时间 (策展人:博雅娜·斯坦奇),亨利摩尔雕塑中心,安大略省美术馆,多伦多,加拿大,2019
图6 & 7 & 8 展览现场:填充克莱因瓶 (y) { (策展人:关浩恩),InterAccess电子媒体艺术中心, 2020。图源6 & 7:娜塔莉·洛根
鲸腹 2019 – 2020
时长尺寸可变
虚拟现实体验(虚拟现实头戴设备,与乔纳森·卡罗尔合作),实时脑电波声音转译(脑电波智能头带,环绕立体声,软件系统),盐
此项目由多伦多艺术委员会支持。脑电波智能头带由MUSE公司赞助,感谢布兰登·雷曼。
图13 展览现场:填充克莱因瓶 (x) { (策展人:关浩恩),瓦利美术馆,万锦市,加拿大,2020。 图源:Toni Hafkenscheid
图14 & 17 展览现场:填充克莱因瓶 (y) { (策展人:关浩恩),InterAccess电子媒体艺术中心, 2020。图源6 & 7:娜塔莉·洛根
《鲸腹》以第一章为出发点转化成第一人称视角邮轮旅行的虚拟实境体验。在船上,乘客即用户/观众的地理位置被追踪并存储为数据流。用户在船上的路径被可视化为魂魄般的幽灵,随时间推移动态叠加,出现在下一个用户的VR体验中。观众移动的微观路径映射出宏观的迁徙模式与监控资本主义的系统结构。一个不可能的阶梯模型出现,每次用户上下楼时,生成式算法不断创建新的台阶,用户困于导航漏洞中。
图15 & 16 《鲸腹》中脑电波声音生物反馈的执行图表
当用户体验VR场景时,自己或周围同伴佩戴的脑电波智能头带会向一个定制软件输入其脑电波信号的起伏。脑电波数据于是被转化为海洋般的粉红噪音波,将观众和听众席卷入汪洋大海。
序曲 2019 – 2020
时长尺寸可变
虚拟现实用户路径的数据可视化(与乔纳森·卡罗尔合作)
图19 屏幕截图:填充克莱因瓶(z) { }}} (策展人:关浩恩),在线游戏(由乔纳森·卡罗尔开发),CONTACT国际摄影节专题展览,由Bunker 2当代艺术集装箱与三一广场媒体艺术中心呈献,2020
《我们眼前的景观实为庄严》描述了一艘名为E的游轮上的虚构航行。 该项目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弯曲时空,利用游轮巡航的意象作为思辨的出发点,在共同的当下重新想象殖民主义的过去,并示意海上航行的文化含义不仅是现代全球殖民主义的起点,而且是更广泛的隔离的散居者和移民的起点。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景观”研究海洋作为不断嬗变的无意识的原型,从趋向以波为本体论的角度,将如海洋般的庞大和复杂显化为有形的感官经验,以传感行星尺度的知觉中枢。
相关展览/文本: 填充克莱因瓶